上一篇部落文章才寫完,翻開今天(6月6日)的工商時報,頭版就看到【全球央行一致抗通膨】的標題
按圖索驥翻開A8版,想知道央行怎麼抗通膨嗎?
幾則新聞標題就告訴你了----升息,升息,升息!
新聞一:【通膨惡化 東南亞吹升息風】
新聞二:【柏南克憂通膨 Fed短期不降息】
新聞三:【歐洲央行七月可望升息】
為何央行升息,可以把通膨壓下去?
簡言之,央行升息通常是象徵性的(因為一般民眾不會直接跟央行借錢),但影響所及,一般銀行的存放款利率也會跟著調高。於是,大家會覺得: 利息會變多啊,所以就有誘因把錢放在銀行。
如此一來,市場上的錢 (就是常看到的「流動性」那個詞)不會那麼多,通膨就會受到壓抑 (因為,通膨的原因之一就是錢太多)。
另外,從這個新聞還可以觀察到,因為國內油價(不得不因應國際油價)調漲,導致通膨跟著水漲船高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以下為新聞重點摘錄===================
- 菲律賓周四(6/5)公布5月通膨率,較去年同期飆漲9.6%,創9年新高,菲律賓央行之後隨即宣布升息1碼,指標隔夜拆款利率由5.0%調漲至5.25%,這是2005年10月以來菲律賓首度實施貨幣緊縮政策。
- 受到政府宣布大幅調漲燃料價格影響,印尼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由4月的9.0%,躥升至5月的10.4%,創20個月新高。 印尼央行同日發布升息1碼的消息,1個月期基準利率由8.25%調至8.50%。印尼5月才剛終結寬鬆貨幣政策,將指標利率調升1碼。 印尼央行升息幅度小於市場預期,經濟學家普遍預測本次貨幣會期升息幅度有2碼,經濟學家並表示,升息1碼不足以控制通膨,未來持續升息的壓力有增無減。
馬來西亞不久前才剛宣布調漲油價與實施其他補貼政策的改革,通膨率有急速增溫之勢...馬來西亞央行總裁阿濟茲周四...坦承今年全年通膨率預估將達4.2%,不但高於之前2.5%至3.0%的預測區間,同時將創下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新高。 馬來西亞指標利率自2006年4月迄今,一直維持於現行的3.5%不變
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週三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說上表示,1970年代的物價狂飆不太可能在今日重演。...他警告在過去4季平均通膨率約在3.5%,「大幅超出我們希望的水準」,不過「又遠低於1970年代中期與1980年的兩位數通膨率」。 但是他也強調聯準會從1970年代所獲得的教訓,是高通膨「將對經濟造成嚴重的不穩定」,因此聯準會必須「在中期負責讓物價持穩」。... 分析師認為柏南克的評論,意味聯準會把重心聚焦在通膨危機,因此短期間恐不會再度降息。
歐洲央行與英格蘭銀行週四召開決策利率,由於通膨情勢嚴峻,...(歐元區通膨率5月達3.6%,是歐洲央行自1999年設立以來最高水準。)歐洲央行連續第12個月將利率維持在4%不變。...而歐洲央行總裁特里榭並且暗示,在7月的決策會議可能會考慮升息。